如何判斷路面灌縫膠的高溫性能?
許多養護施工單位經常使用路面灌縫膠對路面裂縫進行修補。一些質量一般的路面灌縫膠在夏季使用時,往往會出現熔化流淌等現象,甚至會被過路行車的輪胎以及行人鞋底帶起弄的到處都是,不僅污染環境,也無法使路面裂縫得到有效的修護。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在選擇灌縫膠之前,需要去了解產品的高溫性能。
那我們該如何判斷路面灌縫膠的高溫性能呢?我們要從產品的兩個指標來判斷。
首先我們需要看路面灌縫膠的軟化點。灌縫膠的軟化點指材料在規定溫度條件下開始變軟的溫度,在相同的軟硬程度下,灌縫膠軟化點越高,變軟所需的溫度越高。外觀表現為:在指定的某個固定溫度條件下,軟化點低于這個溫度的,灌縫膠會變軟;而軟化點高于這個溫度的,灌縫膠則難以發生改變。另外,灌縫膠的施工是需要進行加熱的,這就代表著路面灌縫膠在高溫下是能夠被熔化的,但是對于環境高溫必須是耐受的狀態,軟化點越高的路面灌縫膠,施工狀態會更穩定一些。
行標規定,高溫型灌縫膠的軟化點需≥90℃,普通型、低溫型、寒冷型灌縫膠的軟化點需≥80℃,嚴寒型灌縫膠的軟化點則需≥70℃。產品若未能達到指標要求,那么夏季高溫天氣之下就會易于融化流淌,影響施工質量。
嘉格作為2015年的灌縫膠行標起草單位,每種路面灌縫膠的軟化點,均在90℃以上。這樣就能使得路面灌縫膠的軟化點遠高于路面溫度,才能保證后續使用中不會出現因高溫熔化造成的發軟、流淌現象。
然后我們要看路面灌縫膠的流動值。流動值是對軟化點指標的補充,反應了在特定條件下,灌縫膠的流淌程度。對于灌縫膠來說,軟化點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的流淌程度,所以引入了流動值這個指標。路面灌縫膠的流動值指在特定條件下,材料的流淌長度。在60℃溫度條件下,流動值大于0的,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流淌。嘉格路面灌縫膠的流動值均為0mm,因此足以證明其不易流淌熔化,高溫性能良好。
推薦產品
- 嘉格貼縫帶(坑槽邊緣修補應用)
嘉格貼縫帶無需設備擴縫,是無損傷的裂縫處理技術;簡單快捷,隨時隨地,粘貼完畢,即可通車,即時防止裂縫對道路產生的破壞;可隨裂縫走向隨意拐彎,能很好的沿著裂縫封縫,保證封縫質量;適應溫差大的區域,在路面高溫時,本產品不會被擠出和給車輪碾走,污染路面。
- JTAR—20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
北京嘉格偉業筑路科技有限公司在充分借鑒國內外現有橡膠瀝青生產設備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公路工程施工的特點,公司自主研發了JTAR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該系列產品可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和生產條件。JTAR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適用于人民交通出版社于2008年4月發行的《廢胎膠粉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指南》中規定的“濕法”工藝的橡膠瀝青生產。同時也適用生產廢胎膠粉摻量低于15%(內摻)的膠粉改性瀝青。
- 貼縫條,壓縫帶,裂縫貼
貼縫條(壓縫帶),又叫貼縫帶、貼縫膠,用于路面裂縫修補,以專用道路改性瀝青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帶狀材料,又稱填縫帶、嵌縫條等,改產品單道施工,10分鐘學會施工,只需揭膜、粘貼、壓實三步完成,無需專用設備,粘貼完即可開放交通,施工綠色環保,快捷。
- JTAR—25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
北京嘉格偉業筑路科技有限公司在充分借鑒國內外現有橡膠瀝青生產設備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公路工程施工的特點,公司自主研發了JTAR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該系列產品可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和生產條件。JTAR系列橡膠瀝青生產設備適用于人民交通出版社于2008年4月發行的《廢胎膠粉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指南》中規定的“濕法”工藝的橡膠瀝青生產。同時也適用生產廢胎膠粉摻量低于15%(內摻)的膠粉改性瀝青。
- 橡膠瀝青材料加工
可提供膠粉、橡膠瀝青專用生產設備進行現場加工服務。
- 抗裂貼
抗裂貼主要用于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基層的新建和養護工程。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很好的韌性和表面黏度,適用于路面基層,可防止由于溫度影響及垂直荷載引起的裂縫反射到面層。
同類文章排行
- 灌縫膠中的“顏值擔當”---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
- 哪個季節使用道路專用灌縫膠效果最好
- 如何判斷路面灌縫膠的高溫性能?
- 瀝青路面灌縫膠的錐入度反映了什么?
- 兩招輕松解決道路專用灌縫膠脫落問題
- “細膩”的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
- 嘉格灌縫膠的施工工藝以及使用效果
- 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你問我答
- 請關注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
- 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在細節上下功夫
最新資訊文章
- 灌縫膠中的“顏值擔當”---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
- 哪個季節使用道路專用灌縫膠效果最好
- 如何判斷路面灌縫膠的高溫性能?
- 什么是道路瀝青灌縫膠的彈性恢復率?
- 瀝青路面灌縫膠的錐入度反映了什么?
- 兩招輕松解決道路專用灌縫膠脫落問題
- “細膩”的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
- 嘉格公路冷補料---解決冬季修補難題
- 嘉格灌縫膠的施工工藝以及使用效果
- 嘉格道路瀝青灌縫膠:你問我答
您的瀏覽歷史
